10月28-30日,中国机床
工具工业协会滚动
功能部件分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成功召开。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出席会议并作行业形势分析报告,来自分会63家理事单位的共13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。会议上午的议程由分会秘书长、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守迁主持;下午的专题报告环节由分会副理事长、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赵美玲主持;圆桌论坛由分会副理事长、南京理工大学冯虎田教授主持。


向守迁
赵美玲
分会副理事长、南京工艺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爱清,宣读了第十届四次常务理事会《决议》,确认了分会替补的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人选。分会理事长、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余建旬作分会《工作报告》。报告全面总结了分会2024年的主要工作、存在的主要问题,并介绍了今后的重点工作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滚动功能部件分会会员单位营业收入总额约72亿元,2025年分行业呈现小幅增长态势。在国家专项大力支持下,滚动功能部件行业制造水平明显提高,创新体系初步构建。新能源汽车、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成为拉动滚动功能部件需求的重要力量。分会将持续构建资源共享
平台,推进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,加强行业自律,遏制内卷。
汪爱清
余建旬
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在报告中,以详实的数据,深入解读了机床工具行业的运行态势和进出口情况,深刻剖析了产业变局的“底层逻辑”,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他指出,2025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将呈现5个特点:整体运行持续恢复,分行业间运行分化;部分分行业利润持续下滑,对行业良性发展形成制约;主机行业增势良好,效益提升;切削工具与主机分行业的运行呈现不同迹象;外贸活跃度进一步提升,进出口均呈增长。郭长城对分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,勉励各企业在高端丝杠、导轨细分领域持续走国产替代之路。
郭长城
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,分会发展了11家会员单位,分会理事长、副理事长等向新会员单位代表颁发了证书。

在专题报告环节,多位专家围绕“数智”与“滚动”两大关键词,分享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,聚焦前沿,共话技术融合路径。汉江机床螺纹磨床研究所长李军作“行星滚柱丝杠高效磨削技术”报告,重点介绍了在高效、高精度磨削工艺与装备方面的突破;成都新成量销售副总黄磊和技术厂长赵晨星作“滚动功能部件高速加工应用技术”报告,提出产品精度、保持性与可靠性提升的金属切削系统解决方案;西安理工大学高峰教授以“机床进给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热误差建模与补偿技术”为题,从理论到智能补偿策略,系统阐述了数智技术如何解决功能部件热变形补偿、赋能机床精度提升的有效途径。
在主题为“破局·融合·质变:迈向‘十五五’的机床功能部件高质量发展之路”的圆桌论坛,多位企业老总畅谈了行业企业破局的观点,介绍了融合发展之路,并与台下嘉宾们展开良好互动。

会议组织代表们实地探访了成都新成量工具有限公司,近距离观摩了其保障产品精度与质量的核心制造工艺。
来源:协会滚动功能部件分会